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团队研发AI舞蹈教学测评系统——开启舞蹈教育数字化革新

发布时间:2025-06-18 11:5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近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表演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团队研发了一款“基于AI与视觉算法的舞蹈教学评测系统”,在舞蹈教育领域引发关注。这个由舞蹈专业学生主导的项目,通过创新技术将舞蹈动作转化为可量化数据,为传统舞蹈教学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

这个学生团队的成员全部来自舞蹈表演专业,他们在日常训练中深刻体会到传统舞蹈教学的局限——依赖老师的主观评价,缺乏精准的动作分析工具。于是,他们决定利用所学知识,结合AI技术,打造一款能够精准捕捉和分析舞蹈动作的系统。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成功研发出这套系统,实现了舞蹈动作捕捉精度达0.1毫米级、评分一致性Kappa值超0.9的突破。

系统的核心在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评分引擎。团队采用多工业相机阵列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起包含关节角度、速度、加速度等16维生物力学参数的量化标准。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单目视觉的局限,将舞蹈动作转化为可计算的数据指标,误差控制在±3°以内,远超传统AI测评15%的关节定位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功能。它能够实时监测舞蹈者的16项生物力学参数,生成包含动作轨迹、肌肉发力等数据的可视化报告,偏差定位精度达毫米级。同时,基于GL复合相似度算法,系统融合视觉、惯性、音频数据,实现150毫秒超低延迟反馈,支持芭蕾、民族舞、街舞等多元舞种模式切换。此外,系统还具备跨场景部署能力,从手机端到工业相机的多级硬件配置方案,能够适配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及个人学员的不同需求。

目前,该系统已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青瞳视觉等机构完成多轮实景测试,动作识别准确率达95%,评分一致性Kappa值超0.9。在芭蕾舞《天鹅湖》选段测评中,系统精准捕捉到舞者足尖角度0.3°的细微偏差,并生成包含“外开幅度不足”“重心转移滞后”等7项改进建议的个性化报告。

团队指导教师栾健超老师表示:“此次学生团队主导的科技创新,是学院‘艺科融合’战略的标志性成果。通过将AI视觉算法与舞蹈表演专业深度结合,我们正在重塑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生态。”这款由舞蹈专业学生研发的系统,不仅为舞蹈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也展现了年轻一代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无限潜力。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