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说‘我没事’,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是近期一部由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创作的心理短剧中,最打动人心的一句台词。
近日,由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创作的心理健康短剧在网络平台获得热烈反响,引发众多学生共鸣与评论转发。剧情以宿舍冷战、实训失败、家长误解等典型情境为切口,用短短5分钟讲述了一名学生从压抑情绪到鼓起勇气走进心理咨询室的过程。剧中角色由学生亲自担任,语言真实、情绪自然,代入感极强,不少网友留言“像是在看自己”“终于有人把我们的状态拍出来了”。
据项目指导老师介绍,这部短剧是学生在进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求助社会调研项目的一部分。“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知道学校有心理服务,也认同心理问题不能回避,但就是迈不出第一步。‘害怕麻烦’‘怕别人知道’‘不知道要说什么’是最常见的障碍。”该项目尝试用Z世代更熟悉的表达方式——短剧、弹幕语言、社交评论——来打破沉默。
“与其开一节‘讲课式’的教育课,不如让学生在剧情里看到自己”,一位参与编剧的大二学生小于说,“我们写的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生活里的情绪切片”。
短剧从剧本构思、角色选定、场景设计到剪辑发布,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指导教师则在幕后把关情绪表达与心理干预节点的科学性,确保内容既真实共情,也引导得当。“我们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告诉你——求助是一个普通、正常、甚至轻松的选择。”
“求助不是示弱,是对自己的尊重。”——这句话不仅写在短剧结尾,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在社交媒体中转发的“心声签名”。
据悉,该系列短剧将持续推出第二季,计划围绕“考前崩溃怎么办”“实习焦虑如何调节”“我有朋友抑郁了怎么办”等主题展开创作,探索“从看得见到做得到”的心理素养教育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