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名师理念,携手共同进步
——旴江镇中心小学语文组开展“名师带学科”理念分享
教研活动
2024年11月15日,我校周晶老师参加了由广昌县教体局教研室主办,广昌县第三小学、广昌县小学语文赖晓芳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抚州市赖晓芳名师工作室协办的广昌县“名师带学科”2024年度第34次教研活动。
11月29日周晶老师在四年级(2)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旨在传播名师先进教学理念,促进语文教学共同成长。
周晶老师利用“五步探究”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引导,利用多种形式朗读的办法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再让学生进一步谈感受,与文本共鸣,接着让学生互评,交流碰撞。在一步步引导提示中,将课堂还给学生,自主学习,感受人物形象,最终升华主题,体会诗中爱国情感。
课后语文教研组长张爱华老师带领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展开“名师带学科”理念分享活动。周晶老师将工作室主持人赖晓芳的讲座《以文化人,以言润心,让传统文化擦亮生命的底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实践探究》分享给各位老师。
接着,张爱华老师带领教研组各位老师对周晶老师的公开课进行课后研讨。
先由周晶老师自评、反思,再由各位听课老师互动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爱华老师就整堂课内容、课堂活动组织和师生互动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她认为整堂课重视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突出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可以再紧凑些,对课堂突发状况处理不够好,有待改进。
章光秀老师认为,周晶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围绕单元要素设计教学流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方法的习得,并将理解内容、学习表达、体会情感和感悟形象融合在教学环节中。
朱兰秀老师认为对学生预习任务的布置没有做到位,学生很难与文本共鸣。可以适当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适当补白,用以辅助对诗人情感升华的教学。
廖小兰老师和杨桂英老师讨论后指出,本节课教学任务明确,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但讨论过程缺乏细节引导,使学生在互评环节浪费不少时间没有做到位。
其他老师也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解决共性问题。
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我们期待着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凝心聚力,且思且行,静待教学之花绽放。
撰稿:周 晶
审核:吴红菊
复审:李长洪
签发:蔡小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