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促提升 聚力赋能共成长
——河南漯河郾城小学语文学科第四次集中教研活动
“独思则滞而不通,独为则困而不就。”12月5日上午,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小学语文组开展了第四次集中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讲授课、评课议课两个板块进行,其中讲授课为王雅晴《伯牙鼓琴》、丁怡蕊《匆匆》。
互动课堂 精彩纷呈
第一节课王雅晴老师讲授《伯牙鼓琴》。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紧扣教学目标,注重文言文的朗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同时王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由知琴、知志到知音,层层递进。通过让学生仿照文中句式进行想象补白训练,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补充伯牙和子期的背景资料以及伯牙在子期墓前作短歌悼念等拓展内容,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二人之间真挚的情谊。将文字与音乐学科有机融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和艺术之美,实现了跨学科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节丁老师讲授《匆匆》。《匆匆》是一篇经典的散文,作者朱自清在文章中处处凝练地运用诗意的语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抒发着诗人的情怀、传递着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求索。
这节课丁老师注重引领学生在赏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在赏读中体会作者倾心表达的思绪与情怀。通过欣赏品析,吟咏诵读,为高年段学生带来独特的语文学习体验,使其获得生命滋养。借助资料,给予学生文本、作者和时代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思考,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新的自我建构,拓宽对人生的思考。
评课议课 研有所得
电脑随机抽取三位评课教师,她们分别是丁冰老师、杜哲老师、秦亚萍老师。评课老师聚焦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虽然角度不同,但都见解独到。大家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学有所得,研有所获。
最后,张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她从课程与教学双重视角深入剖析,为教师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化的教学设计思路。深刻扎实的讲解拓宽了大家的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学实践经验。
一次展示,一次交流,一次收获。本次集中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观摩、研讨、学习、反思的平台,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步履不停,行而不辍。郾城小学语文教研组将继续深耕课堂教学,汇聚团队智慧,在思想碰撞中收获教学的精彩瞬间,见证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的成长。(周德亮 王雅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