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赋能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之学术研讨暨课堂观摩会 ——向校庆55周年献礼之序曲

发布时间:2024-10-21 16:4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为推进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跨学科项目式课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落实学科教学核心素养,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于2024年10月15日成功举办AIGC赋能跨学科项目式学之学术研讨暨课堂观摩会。

同时,此次活动作为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建校55周年的献礼序曲,基于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专题研究项目、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和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策略研究科研协作基地》等研究内容而举行。不仅特邀多位专家、领导出席,而且吸引了天河区陈峥名校长工作室、天河区何加晖名教师工作室和天河外国语教育集团的诸多成员参与,湛江市十七中、贵州省毕节市八中和大方八中等校也于线上同步参与。

第一环节:开幕致辞

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姜华在致辞中对学校功能微改造项目的圆满竣工表示祝贺,并指出该项目是学校践行“四新”理念的具体行动。姜主任强调,学校注重办学愿景、校园文化和学生全面发展,开展跨学科学,鼓励创新。通过多样化培训和AI赋能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获多项信息化奖项,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标杆校。期待未来在北师大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学校能够进一步加快AI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步伐。

致辞中,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姜华祝贺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的功能微改造项目竣工,并指出该项目是学校践行“四新”理念的具体行动。她表示,学校应注重办学愿景、校园文化和学生全面发展,开展跨学科学,鼓励创新。而通过多样化培训和AI赋能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借此荣获了多项信息化教育教学奖项,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标杆校。期待未来在北师大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能进一步加快AI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步伐。

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省电化教育馆)应用推广部副主任黄桂芳表示,华颖外国语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先锋,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成绩显著,包括获得多项信息化教育教学奖项。AIGC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了知识融合,实现了学生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学校注重将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推动智慧课堂建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她希望此次活动能激发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对AIGC赋能教育的热情与思考,共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颖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峥在讲话中表示,抓住广州市“四新”核心能力团队培育工程的契机,学校将开启全新的发展阶段,并着重推进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通过项目式学,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教师也在AIGC赋能下转变角色。她强调,AIGC技术为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学校将继续引进新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迈向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未来。她还期待以学生的项目式学成果,作为建校55周年庆献礼。

第二环节:专家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董艳作题为《AIGC背景下重新审视新课程中的隐性关系与教学结构》的讲座。董教授结合2024年诺贝尔奖,深入探讨了AIGC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与机遇,并重新审视了新课程要求,强调了跨学科学的重要性。董教授还提到AIGC视域下的教学结构转变,即从传统“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生—机”三元结构,强调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最后,董教授总结了AIGC视域下教学结构的关键要素,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新启发。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胡军苟带来了题为《AI赋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态优化:理念和路径》的讲座。首先,胡老师指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引入教育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规律,详细阐述了AI赋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包括合乎目的性、建构关系、强调平等性和重视发展性等。最后,他提出了AI赋能的优化路径,希望能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和不断发展。

第三环节:课堂实践观摩

基于真实校园生活情境、真实任务的学,使学生兴味盎然、言之有物,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还实现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会人员一同观摩了由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教师李春燕带来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展示《设计学校小操场立体种植实施方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主动性,充分展现了AIGC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课堂上,学生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任务,以极高的学热情、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教师叶茗卉则展示初中历史课堂《绘海丝时轴,品广州古韵》。在这堂课中,叶老师巧妙地融合了AIGC技术与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不仅认真聆听讲解,还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在绘制海丝时轴的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绘制海丝时间轴的过程中,不仅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还突出了古代广州开放包容、繁荣自信的文化特质。而为校庆设计的校史发展时间轴,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热情高涨。他们分别从优秀校友的杰出贡献、学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学术成就、校园文化活动等维度出发,共同构建了一条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校史时间轴。

第四环节:教师点评与专家课例点评沙龙

两节课后,广州市南国学校的田耕雨老师和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的白明雪老师分别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田耕雨老师对李老师课进行解码,重点分析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微能力。李老师课前用AI制定问题和评价标准,结合问卷和前置作业布置任务,课堂展示和评价方式多样,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白明雪老师肯定叶老师历史课中AI技术的成功运用,通过学情分析、评价量规设计、探究学、资源获取与评价等微能力点提升教学效果。课前评价量表为学生学提供准确标准,推动自评互评。白老师还建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挖掘学数据,增加AI伦理教学内容。

广州市南国学校教师田耕雨和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教师白明雪,分别对两节展示课进行点评。田耕雨对李老师课进行解码,重点分析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微能力。李老师课前用AI制定问题和评价标准,结合问卷和前置作业布置任务,课堂展示和评价方式多样,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白明雪肯定叶老师历史课中AI技术的成功运用,通过学情分析、评价量规设计、探究学、资源获取与评价等微能力点提升教学效果。白老师还建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并增加AI伦理教学内容。

16时20分,专家课例点评沙龙开始,广州开明教育研究院院长容梅担任主持人,与天河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张伟春、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云志、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教研员林敬华以及董艳教授、胡军苟老师等参与了沙龙讨论。他们围绕AIGC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等重要议题展开探讨,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其中,张伟春副局长带来了题为《GAI赋能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专家微讲座,阐述了GAI技术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培训和实践应用,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升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并看到GAI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期待着更多的创新教学模式出现。

第六环节:教研总结

最后,胡睿老师对本场活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为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胡老师回顾了本次活动的主要成果与亮点,肯定了学校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激活孩子问题意识、帮助学生知识建构、迁移和评价等建议。在AIGC视域下,教学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教师应积极提升AI素养,与AIGC共生,共创智能时代教育新篇章。

胡睿老师主持活动总结,不仅全面而深入地点出成果与亮点,也在激活孩子问题意识,帮助学生知识建构、迁移和评价等方面提供建议。在AIGC视域下,教学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每名教师都应积极提升AI素养,与AIGC共生,共创智能时代教育的新篇章!

专家团队与学校行政团队与授课老师合影

此次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外国语教育集团协办,并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委会的指导,以及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广州市南国学校、湛江市第十七中学、连山民族中学、毕节市第八中学和大方县第八中学等单位的支持。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