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夹杂着丹桂的芬芳,浸润着修文小学的校园。省、市、区相关学术专家领导邹昌淑、刘旭相、张自力、杨光福、李德刚、邓燕红等,莅临修文小学,通过听取课题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查阅材料,对我校2019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培养农村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成功结题。
修文小学校长、课题组负责人邵建军致欢迎辞,向莅临修文小学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讲道:乡村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在这丹桂飘香,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2019年度四川省普教科研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培养农村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的结题鉴定会。
教科室主任郭继玲,从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取得的效益等十一个方面,作了研究报告。她介绍道: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教师茁壮成长,促进了学校蓬勃发展。正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在《探索项目化学习让孩子的成才之路更宽更广》中指出“项目化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表达自信和表达能力”“探索项目化学习让孩子成才之路更宽更广”。课题组主研们多次带着课题阶段成果,赴阿坝州茂县七一富顺镇小学等地交流,让那里的师生们享受项目化学习的乐趣。课题组负责人邵建军校长2019年11月15日在丹棱县,给参加国培的语文教师分享了该研究阶段成果。2019年12月10日至27日,在清华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乡村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培训项目小学优秀校长深度研修培训时,分享了该研究阶段成果。2021年5月12日在眉山天府新区视高小学,向眉山天府新区小学的校长、主任们分享了该研究阶段成果。2023年11月14日,带领课题组走进彭山五小,向彭山区的同仁们分享了该研究较成熟的成果。
教导主任张丽,从课题组成员的构成及分工情况、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开展情况、研究成果的发表、出版、交流、获奖等六个方面,向现场评鉴的专家们作了工作报告。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生在省、市、区级各类赛事活动中,获奖582人次。教师在省、市、区级比赛中,获奖85人次,发表相关文章24篇,获奖10篇。师生们在美美与共的教科研活动中,相互成就,茁壮成长。
专家组通过聆听课题组的报告,仔细查阅课题材料。表示:一所农村小学,课题组能带领全校师生把一个省级课题做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一致认为,《基于项目化学习培养农村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务实、选题巧妙、具有前瞻性、成果真实有效、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一致同意结题。
课题组负责人、学校校长邵建军表示:酷暑虽煎熬,丹桂愈香飘。倚看山水画,挥墨风骨雅。该课题经历了三年疫情,经历了今年的高温,熬了近五年,但我们“宅家战疫,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才有《四川教育》2020年第1期“本期关注”板块中长达3页的《我是“战疫”小专家——“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探索》等研究论文的刊发,才有“把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做在教育实践和广大民众最需要的地方”的认识,才有“项目化学习让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从小像研究人员一样充满兴趣地去思考探究,把‘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从小培养‘研究意识’‘研究思维’,形成‘研究习惯’” 等认识。课题的结题不是结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按照各位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深化研究,不断深化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推动教育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课题组主研宋贤辉供稿 图/马丹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