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前行的路。”——这是新邵一中化学教师王小东最喜欢的人生格言。
王小东是新邵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三八红旗手”,邵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2003年,她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就扎根新邵一中,默默耕耘三尺讲台,逐步成长为化学骨干教师、化学教研组长。二十一年来,她不忘教育初心,乐于奉献,用青春的激情谱写无悔人生。
潜心钻研——勤攀教学高峰
王小东始终注重提升自身,积极参加化学国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省级培训、高中学科教师研修培训、高中新课标深度研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等。她坚持用“钻研教材,选好资料,思定教法,精心备课”十六字要求来对待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直观演示等方法突破难点,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她还牢固树立科研促教意识,积极学习和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各种电子课件让教学形象化,增大教学容量。砥砺奋进,能力精进。如今,她的课堂艺术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她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她的多名学生现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科研人才。
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王小东潜心于教学研究和创新。多年来,她共有数十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获优异成绩。2019年,她的论文《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实验核心素养——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省级一等奖;2020年,论文《富水植物做供水剂与铁粉反应的实验再改进》发表于刊物《化学教与学》。同时,2012年参与市级课题《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时获得市级二等奖,2013年参与省级课题《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研究》结题时获的省一等奖。
倾注爱心——勇挑教育重担
王小东本着“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的理念,从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实现家校和谐教育。她被学生亲切的称为“东姐”,不但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好姐姐”,也是关心他们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知心姐姐”。为给学生释压,她经常组织开展文娱活动和拔河、野炊等课外活动。
王小东出身于普通农家,深知困难学生生活的不易,她多次资助贫困生,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家境贫寒的唐林(化名)同学在临毕业时母亲因意外去世,他一度处于崩溃状态,王小东以浓浓的母爱对唐林给予精神安慰和鼓励,发动班上同学及任课老师献出爱心,争取校领导关心减免他的学费,还为他申请到株洲校友基金会的资助。就这样,唐林慢慢地走出了家庭困境的阴霾,脸上也多了自信,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吉首大学。
痴情工作——无私奉献芳华
王小东长期承担三个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平均一周21节课,3个晚自习,她一边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一边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2017年,她正在休产假,另一个班的化学老师因有家里有事需请一段时间的假,学校领导找她商量能否提前回来帮忙代课。尽管产假未满,但王小东二话没说,把孩子“扔”给家人,又走上讲台。2021年,父亲重病住院近一个月,她白天上课,晚上照顾父亲,没有耽误一节课,学生成绩没受任何影响。
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她每天在小孩还没醒来的六点前就得起床,匆匆赶到学校,管理学生晨练、早自习、上课、就餐、午休,晚自习、就寝等,等结束一天的忙碌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孩子又早就进入了梦乡。作为化学教研组组长,她主动承担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任务,经常帮助年轻教师解决教学难题,向他们传授教学技巧以及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努力起到示范与引领带头作用。在学校组织的“师徒对”活动中,她的徒弟欧阳学浩经过三年拜师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和化学组的骨干力量。她指导三名青年教师老师参加市教学比武,均获得一等奖。自2018年至今,王小东多次被评为“优秀导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小东六次获得新邵县人民政府嘉奖,两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所教班级的学考、高考成绩在全县同年级中一直名列前茅。
【岳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