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县三岔河中学刘思晨老师纪实
刘思晨,常德市安乡县三岔河中学教师,现担任八年级班主任,任教八年级语文。她所教科目在全县质量评估中取得稳居前三的好成绩,所指导的学生多人获奖,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曾获县级“2021-2022年度优秀班主任”、县级“三八”巾帼标兵、县级嘉奖、县级立功等荣誉。
爱岗敬业 甘于奉献
作为踏入教师行业才4年的年轻教师,她勇挑高年级班主任的重担,曾带过两届九年级毕业班。班主任在大部分老师眼里都是一门苦差事,但刘思晨老师乐此不疲,每周日下午提前到校做好迎接学生的准备,周一至周五全天候陪伴是她的工作作息,手机24小时开机是她的工作模式,上班期间,她坚守在办公室,保证学生有问题时都能及时找到老师获得帮助。
2023年,她的脚背崴骨折了。但仅仅在家休息了两天,她就回到了学校。校长劝她先在房间里多休息,安心养伤,学校会安排其他老师接手。可是她知道,其他老师的每天工作已经很辛苦,而且自己班的人数最多,她不想再增加其他老师的工作量;其次,马上就要迎来期中质量监测,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因此,她和本班科任老师调了3天的课,并委托英语老师帮忙照看本班学生,自己则在房间边养伤边批改作业,周四便拄着还不太熟练的拐杖,跑到三楼办公室开始正常上班。
哪怕脚上打着石膏、包着纱布、手拄着拐杖,她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两点一线。她说:“我本来行动就不方便,所以就要比别人早一点到岗。”晚上一直等到学生下晚自习,她才慢慢回房。她一边养伤一边工作,没有因为身体原因怠慢教学,学生们被她的坚强所感动,学习更加努力,期中质量监测中她所带班级的语文位列全县排名第三,期末质量检测更是冲向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扎根农村,真爱育人
她从毕业便站在了农村学校的讲台,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学困生较多,在班级管理中,她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晚上就寝前与学生谈心,女生们特别喜欢刘老师查寝,因为可以和她“吐槽”不愉快、分享心事,而且刘老师事事有回应,就这样,刘老师扮演着知心姐姐的角色,一步步走进学生内心。每学期,她会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家校合作,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帮他们树立信心。她的用心和努力赢得了学生的认可,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刘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班主任”,“刘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和我们聊趣事”,“还好刘老师没有放弃我”……她带过的两届毕业生会趁着放月假来学校看她,回忆起和她的点点滴滴,学生们眼里满是留恋。
潜心教学,精益求精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所以我要帮学生们把底座打扎实。”刘思晨老师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她的语文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通过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类比,让知识走进鲜活的现实生活,实现了课堂与生活的无缝对接。对学生来说,在这样的语文课上有知识的增益,有文化的熏陶,更有生活的添彩。他们在课堂上真学,真说,真懂,课堂妙趣横生。曾经有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母校看刘老师时倾诉道:“我好想再来上您的语文课,有趣、幽默,关键还能学到知识。”
刘思晨老师的课堂曾被安乡县教育局评为“最美课堂”,她积极与同事们沟通交流,自己不停摸索,潜心学习,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效果好的教学之路,所教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三;她积极参加校级、县级教学竞赛,撰写教学案例、论文,曾多次获得市级奖。除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她还鼓励学生参加阅读、朗诵、绘画等各项青少年活动,并给予指导,多次被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用心教书,打造精彩课堂;用爱育人,呵护花季年华”。刘思晨老师爱学生、爱教育、爱岗敬业的炽热之心,感动着学生,传承了师德。正所谓言为心声,行为师表,刘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巾帼风采。(撰稿人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