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1日12时,随着安化县长塘镇完小第四节课下课铃声响起,该校1805班陈乐老师执教的数学课堂传来阵阵掌声。这标志着安化县长塘镇中心学校精心组织的2022年下学期教学大比武落下帷幕,这也是该镇打好教研“组合拳”,着力帮扶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记"重拳"。
长塘镇地处安化县东南部,207国道、二广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地处环省城长沙两小时内交通生活圈。正因为交通便利,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老师选择到该镇任教。2022年秋季开学,该镇分来了32名新教师,他们绝大部分没有讲台经验。如何让新老师尽快“上道”,这是摆在该镇中心学校案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此,该镇中心学校规定在全镇上下实行“四个一定”,即:镇中心学校行政人员下沉时,一定要深入课堂听新老师的课;教学比武时,一定要让新老师及其师傅全员参与;培训学习时,一定要让新老师参加;生活起居上,一定要让新老师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镇中心学校校长邓术阶是这样做的,辖区内四校四(幼儿)园同样没打折扣。
“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教研组的亮相课,是该镇夯实教研教改的必选项。师徒结对,压实师傅的责任。师傅帮助徒弟修改教案,互相切磋,反复磨课,成为该镇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镇完小教学验评组组长何荣、副组长赵萍萍共同认为,每一位新老师的亮相课、过关课、比武课,无不凝聚着团队打磨的汗水。比如,特岗教师邓宇莹的数学亮相课——《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她的教学是从生活到情景然后再到生活,整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活动环节之间过渡巧妙自然。能得到学校验评组的良好评价,邓宇莹老师及其师傅的信心、干劲更足了。磨课再磨课,最终她在全镇教学比武中荣获二等奖。
新老师并不是都像邓宇莹这样能获奖,但其泪水、汗水同样是被肯定。镇中学地理老师蒋欢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邓术阶第一次到镇中学推门听课,径直走进了蒋欢的课堂。领导来听课,说不紧张是假的,但她能从容讲课,条理清晰,教学生成较好,欠缺的是师生互动。交流时,邓术阶评着讲着,蒋老师不由自主地哭了。为了让以后所上的课不再被“评哭”,蒋老师横下一条心,起早贪黑,精心钻研教材教法,主动请教同行,所上的地理课越来越被学生喜欢。邓术阶再回头听完她的课,高兴地伸出了大拇指。
该镇中心学校采取因材施教搞培训、帮助新教师“会诊”、设立新教师上课过关等级制度三步走的办法,全面提高了新教师的业务能力。日前,该镇中心学校召开第五次新教师上岗情况分析会,对32名新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镇中心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姚丰如是说,层层打磨,匠心雕刻精品课是我们的初衷。组内亮相课是基础,校级比武课是打磨,镇级大比拼是精品。36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做到了人人参与教学比武,个个都能出彩。今年秋季开学以来,该镇承办县级教学比武4次;组织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同课异构教学比武课12堂,初中文化课教学比武9堂;组织新老师赴镇外学习2次;特邀省级名师专题指导2场;为青年教师搭建班级管理桥梁,举办班主任论坛1次。
不同往常的是,该镇中心学校还为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量身定制了听评课比赛,评委也需当选手。镇中学英语教研组长罗月明,是镇级名师,也是安化县2022年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之一,今年51岁了。她说,以前当评委是坐着给教者打分,没什么压力,现在点评课例时,自己还要被评,压力也大了。教研人员只有具备了“金刚钻”才能揽下“瓷器活”。
为了让青年教师潜心教学,该镇学校领导对外地老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该镇中学明确规定,“双休日”期间,无餐厨条件的外乡镇籍老师,可到镇区定点餐馆就中晚餐,每人每餐15元,由学校买单。家在湘西永顺县的秦媚老师说,学校考虑得这么周到,节假日不要为就餐而发愁,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专心备课阅卷了。
多措并举,多点开花,该镇中心学校开创了镇级教研“天花板”。用真心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动真情为青年教师办实事,为全镇教育教学提质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