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市集焕新颜!朱孜莹以创意设计赋能徐州泉山非遗传承

发布时间:2025-10-30 14:5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近日,由泉山区文旅部门主办的 “泉山区非遗公益市集” 热闹开市,来自徐州本地的汉画像石雕刻、徐州剪纸、传统布艺等多项非遗技艺集中亮相。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朱孜莹,以专业设计力量为市集注入新活力 —— 她全程负责市集宣传海报与现场指引物料设计,将徐州地域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语言深度融合,既让非遗文化 “看得见、好理解”,更以 “贴近需求” 的设计实操,助力市集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载体。

image.png

此次非遗市集的举办,恰与 “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 “推动创意设计与品牌建设深度融合,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的政策导向同频,也是江苏省扶持文创市集、助力文旅 IP 发展的具体实践。作为深耕品牌设计领域的青年学习者,朱孜莹在接到设计任务后,首先深入调研徐州本地非遗资源:她走访泉山区非遗传承人,记录汉画像石的线条韵律、徐州剪纸的镂空技法,甚至将传统布艺的配色方案整理成设计素材库,“非遗不是陈列的展品,要让它通过设计‘活’在当下,就得先懂它的文化根脉。” 朱孜莹说道。

在宣传海报设计上,她以 “非遗焕新?遇见泉山” 为核心主题,摒弃传统非遗宣传的单一展示模式:画面主体采用暖橙色调,模拟市集的烟火气与亲和力,左侧以简化的汉画像石 “车马出行” 纹样为底纹,右侧则嵌入徐州剪纸风格的非遗手作特写 —— 剪纸剪出的 “布老虎”“香包” 与实际非遗展品一一对应,让观众仅通过海报就能直观感知市集亮点。海报下方还巧妙加入 “跟着非遗学手艺” 的互动提示,既传递市集 “体验式传承” 的定位,也暗合品牌设计 “传递理念、吸引用户” 的核心价值。

现场指引物料的设计则更重 “实用性与文化感的平衡”。考虑到市集人流复杂,朱孜莹将指引牌分为 “展位导航”“体验区指引”“传承人故事” 三大板块:导航部分用清晰的色块分区和简约图标,标注各非遗展位的位置,即使老年游客也能快速找到目标;而指引牌的边角处,则点缀着微型剪纸纹样和汉画像石拓片元素,让实用的导航工具也成为非遗文化的 “微型展示窗”。此外,她还为市集设计了非遗知识小卡片,正面是非遗技艺简介,背面则印着简化的非遗纹样,游客可随手领取,成为市集文化传播的 “延伸载体”。

“这些设计不仅好用,还带着徐州的‘文化味儿’,孩子看到卡片上的纹样,主动问我这是什么,这不就是非遗传承该有的样子嘛!” 一位带着孩子逛市集的市民对设计赞不绝口。市集主办方也表示,朱孜莹的设计让市集的 “品牌辨识度” 显著提升,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参与,更让非遗文化的传播有了更鲜活的载体,“青年设计师的创意,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搭建了很好的桥梁。”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