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艺心" 先锋服务队赴武汉市智苑社区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0 20: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2025年7月1日至7月28日,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部 "艺心" 先锋服务队深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该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考察调研过的热土,承载着领袖的殷殷嘱托,也成了"艺心" 先锋服务队17名师生为期一个月淬炼青春、践行奉献的生动课堂。

(图为服务队与社区老人们大合照)

 队员们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结合艺术专业特长与社区实际需求,敲定了"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红色研学"三大方向。从整理非遗课程教案到排练反诈情景剧,从设计调研问卷到协调活动场地,每一项准备都透着"把小事做扎实"的决心——大家深知,基层服务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真正走进居民心里。

非遗进社区:让传统技艺在指尖绽放

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策划五讲非遗手工课程,涵盖漆扇、扎染、绒花、瓷片贴花与红色剪纸等传统技艺,为社区老人搭建起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非遗课堂上,队员们化身"文化传承人"。剪纸课以 "纸间星火" 为主题,队员们将剪纸技艺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志愿者们指导老人以“红船”“五角星”“党旗”为进行设计剪裁;扎染工坊里,白棉布在蓝靛水中晕染出独特花纹,72岁的张奶奶举着自己染的方巾笑称"比年轻时做的花布还好看"。

(图为非遗漆扇活动照片)

非遗课程中,"艺心" 先锋服务队累计服务社区老人 120 余人次,收集优秀作品 80 余件。队员们不仅是 "技艺导师",更化身 "暖心陪伴者",与老人们谈心交流送去关怀。智苑社区负责人陈琛干事看着老人们的笑脸感慨道:“非遗课程进社区,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更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扎根基层的生命力。‘艺心’服务队带来的不只是技艺,更是让文化活起来的新思路。”

(图为剪纸活动照片)

服务暖人心:用青春力量守护“朝夕”

实践队师生的服务不止于技艺传承,更浸润于日常关怀的细流。面对社区老龄化现状,“艺心先锋”化身银龄守护者。在社区党群老年服务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助老”防诈课堂座无虚席。队员们发挥设计专长,将枯燥的诈骗案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情景短剧,从冒充客服的退款陷阱到虚假保健品的推销话术,志愿者们用方言俗语拆解骗局细节,让老人们快速掌握“三不一多”(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的防诈口诀。针对部分老人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的情况,志愿者们逐一协助下载“国家反诈APP”,手把手演示来电预警、诈骗举报等功能,确保每位老人都能用好这个“电子护身符”。

(图为志愿者进行安全宣传)

与此同时,服务队还借助专业技能为老人们带来“云游中国”体验。志愿者们运用P图与AI技术,将老人的照片与长城、故宫、西湖等名胜古迹合成,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打卡”心仪景点。看着屏幕中“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自己,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这辈子没去过北京,现在科技竟能让我‘圆梦’,还知道了这些新技术能帮我们辨别真假信息,真是一举两得!”

(图为照片成片)

温情在七月的生日会上达到高潮。队员们与社区工作者精心策划,为社区75岁以上高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以“贴近老人、服务老人”为核心,通过共享长寿面、互动游戏、共庆生日等环节,将关爱落到实处。在《生日快乐》歌声中,老人们共同许愿、吹灭蜡烛,随后一起切分蛋糕。

(图为志愿者给老人们分发蛋糕)

红色寻访路:用脚步丈量初心坐标

置身领袖考察过的社区,“艺心”先锋服务队自觉将实践融入红色寻根之旅。队员们在社区陈琛干事的带领下重走调研路线——从便民服务大厅的“民呼我应”窗口,到养老服务中心的适老化设施,再到生机勃勃的社区花园,站在社区的小广场,看着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队员们触摸到“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在基层的鲜活脉动。

(图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

更深刻的洗礼来自老党员的口述历史。队员们分组采访了四位党龄超过50年的社区老骨干。在社区的志愿客厅,马奶奶捧出珍藏的工作笔记,讲述当年带领居民一砖一瓦建设家园的岁月。“什么是党员?就是群众有难处时,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老人朴素的话语如重锤敲在队员心上。这些带着岁月温度的故事,被队员们认真记录、整理,成为团队最珍贵的“红色教材”。

(图为志愿者与社区老党员沟通交流)

实践硕果:以长效机制续新篇

28天的实践转瞬即逝,留下的却是看得见的改变与沉甸甸的感悟。社区公告栏里,队员们的非遗活动照片成了新风景;老人们的手机里,存着队员们的联系方式,备注是"贴心的孩子们";而队员们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基层工作要接地气""专业能力要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心得。本次实践是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艺术设计学部构建 "专业实践 + 文化育人" 体系的重要探索,服务队后续将建立长效机制,打造 "非遗进社区" 常态化项目,让非遗保护从" 一次性体验 "转为" 常态化陪伴 ",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图为社区给服务队的感谢信)

从一封感谢信到一个共建单位,从“一阵子的陪伴”到“一辈子的传承”,艺术设计学部与智苑社区达成共建合作单位,队员们也愈发清晰认识到:实践的价值,在于让文化传承从偶然的相遇,变成必然的延续;让青春的力量,不仅温暖一时,更能滋养一方。艺心播火,淬炼成金。当非遗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当服务的温度驱散银龄孤寂,当红色的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艺心先锋服务队”的智苑社区之行,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完成,更是一群艺术青年在基层淬炼中寻得精神坐标、确认奉献价值的庄重启程。(图:"艺心" 先锋服务队|文:何颖|指导老师:陈尚珺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