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筑基 特色突围

发布时间:2025-04-16 12:4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记者 顿广会 通讯员 明玉)近年来,颍川新城路中学秉承“教育的力量不在于起点,而在于方向”的办学信念,围绕“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特色优校,教研兴校”的治校理念,注重管理创新与特色创新,成功引领学校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像

(一)、创新管理机制,夯实发展根基。

1.扁平化模式优化管理效能。

一是优化组织结构。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明确职能分工,提升执行效率。

二是精简会议流程。校级班子每周例会总结问题,减少全体教师会议,保障教师专注教育教学。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实行“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团队主动性。 

2.问题导向完善解决机制。

一是畅通反馈渠道。通过“校长早餐会”随机对话学生,倾听需求并快速响应。

二是家校协同共治。利用“家长电子纸条”线上收集意见,问题清单销号制确保闭环处理。

三是透明沟通机制。直面问题不回避,定期向家长说明未解决事项,增强信任与协作。 

3.制度流程规范日常运行。

一是强化制度管人。完善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确保管理有章可循。

二是细化流程管事。从教学到后勤,各环节标准化操作,减少人为疏漏。 

三是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践反馈优化制度,保障灵活性与实效性。 

图像

(二)、赋能教师成长,激发队伍活力。

1.分层培养促进专业提升。

一是分类培训规划。针对班主任、学科骨干、班子成员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

二是内外资源联动。通过“走出去”学名校经验,“请进来”引入专家指导,打破思维局限。

三是成果转化落地。要求参训教师分享经验并实践,形成校本化教学策略。 

2.人文关怀增强归属感。

一是关注职业发展。为老龄教师搭建“经验+创新”平台,发挥其传帮带作用。

二是优化工作环境。简化非教学任务,减轻教师负担,提升工作幸福感。

三是多元激励措施。通过表彰、晋升等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3.团队协作凝聚向心力。

一是教研共同体建设。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促进资源共享。

二是跨部门联动机制。打破学科壁垒,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增强主人翁意识。

三是常态化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教学沙龙、经验分享会,营造互学共进氛围。 

图像

(三)、深化五育融合,助力全面发展。 

1.德育品牌塑造价值观。

一是创新德育载体。打造“特色励志升旗仪式”,班级全员参与策划展示,强化集体荣誉感。

二是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抖音直播升旗仪式,向社会传递学生成长正能量。

三是实践浸润行动。结合节日、主题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深化德育实效。 

2.课后服务优化个性发展。

一是动态调整社团设置。依据参与率、满意度淘汰低效社团,增设热门项目。

二是多元评价体系。引入“班子+学生+家长”三方评分,倒逼社团质量提升。

三是资源整合创新。联合社会力量开设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3.体育美育强化身心素养。

一是创新体育活动形式。推行“阳光激情跑”,融入评比表彰机制,激发学生荣誉感。

二是艺术素养浸润计划。开设合唱、书画等社团,定期举办展演活动。

三是健康管理常态化。通过跑操直播、家长互动,构建“锻炼反馈改进”闭环。 

图像

(四)、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差异化竞争力。 

1.精细化管理培育亮点。

一是聚焦痛点突破。针对放学拥堵问题,设计“南北分流+云端守护”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标准化流程推广。将成功案例提炼为可复制的操作指南,形成校内规范。

三是持续迭代升级。定期评估特色项目效果,结合反馈优化实施路径。 

2.品牌化路径彰显特色。

一是亮点向特色转化。以“阳光激情跑”“励志升旗”为起点,逐步构建校本品牌体系。

二是特色向品牌跃升。通过媒体宣传、成果展示扩大影响力,增强社会认可度。

三是文化内涵挖掘。将品牌活动与学校“书香润德,向美向善”理念深度融合。 

3.差异化竞争驱动发展。

一是立足校情定位。结合区位、师资等条件,打造不可替代的教育服务。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利用抖音直播等新技术,增强家校互动与透明度。 

三是数据驱动决策。依托学生参与率、满意度等指标,动态调整品牌建设方向,实现从“规范运行”到“品牌引领”的跨越,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