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美丽细胞”建设,涌现了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联合推选出150个“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这次展示的是美丽学校优秀案例——广昌县第二小学。
基本情况介绍
广昌县第二小学创办于1963年,2012年8月整体搬迁至站前路,占地80亩,花园式学校,是省级园林化单位。学校荣获抚州市首届十大名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各级荣誉奖励七十余项。学校始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建设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的生态学校。
主要做法
(一)在校园环境中营造“绿色”
学校建设成长林,成长林中设有梦想读书角,让孩子们在绿意书香中快乐阅读。改造行知楼,完善办公室、功能房等环境文化布置。建成主题鲜明的教学楼区域环境文化,各栋楼廊道分别以“真、善、美、诚、礼、乐”主题做环境布置。建设“班级家”形象环境,创建各具特色班级文化;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绿地增设石头雕刻、安设爱心长椅、修缮望幽亭等,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生态景观。
(二)在课程教育中强化“绿色”
学校鼓励每位教师充分发掘教材内在的环境教育因素,积极探寻适合学科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入点,做到各学科与环境教育有机渗透。各班开展环保主题班会,学校还邀请了县城市管理局和县科协的专业人士进校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讲座。利用“智能分类回收机”实地给师生演示垃圾投放流程,让师生实际操作,逐步养成垃圾不落地、文明我传递的良好习惯。开展举行“环保杯”主题手抄报、征文、手工制作创意征集大赛。利用升旗仪式课程开展“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等主题活动。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在国旗下讲话,号召大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绿色”
学校成立爱绿护绿和文明劝导小分队,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爱国卫生月”等活动时期,开展争创“环保小卫士”活动,组织学生将废物利用做成的手工艺品开展义卖活动进社区,引导师生、家长、市民重视和保护环境。专门开辟“萌娃与劳技”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对每一个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卫生包干区,学生植树、种花、护草的参与率达100%。在葡萄园、莲科所、惠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近土地、亲近自然,参与绿化、美化、净化家园活动。设定全校师生大扫除日和劳动实践活动日,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净化”活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每一天。开展“小手拉大手 争做文明卫生抚州人”亲子活动,在周末和重大节日如重阳节、学雷锋月等组织学生和家长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公园,走进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取得成效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构建生态文明校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通过一系列举措,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师生面貌及教育教学条件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如今的二小校园四季如春、乔木常青、花朵鲜艳、环境优雅,处处透射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勃勃的生机活力。下一步,学校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学校永恒的主题,在学校教育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步一个绿色脚印,为创“绿意盎然”的学校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