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乡创实践团队探索天马星空村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15 10:4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在距离上海市区30公里的佘山脚下,藏着一座现实版"星际驿站"——天马星空村。这里既有65米口径的"亚洲巨眼"天马射电望远镜直指苍穹,也有三月的桃花雨与秋日的稻浪翻涌;白墙黛瓦的民居墙上绘着星河漫游,夜晚的荧光步道将银河"搬"到脚下。自2024年敞开怀抱以来,这个奇幻村落逐渐走进许多投资者与年轻创客的视野。2025年3月7日,华东政法大学的乡创实践团队前往上海市松江区天马星空村进行实地调研。他们的目标是探索大城市近郊乡村企业的发展新路径,在对新南村展开实地调研之后,他们又将目光锁定向天马星空村。

第一站,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天马星空村村口处的窑烤面包店,并与小店的店主原野交谈。这次访谈展现了超大城市近郊乡村创客在低风险探索中寻求可持续生存的典型路径。

2024年10月,这家窑烤面包坊在星空村悄然落地。这是一家以窑烤面包为特色、颇显自然野趣气息的面包店。谈到创业的动机,原野谈到,除了一向对乡村社会的喜爱和已有的工作经验,极低的成本与风险是刺激其来到星空村创业的重要因素,也是年轻乡村创客生存的关键所在,“这个村对我的诱惑就是投入成本比较低——房租便宜,我没有那么大压力。干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原野还告诉访谈人员,稳定的、低价的地租金并非她与村民直接沟通的结果,而是采取了与村委直接签约的租赁模式,规避了后续租金定价的波动风险。这种方式既有效控制房租成本,给创客吃下一颗“定心丸”,又给予村民稳定的收益,可谓是两全其美。

当然,尽管有这样的保障与优势,小店的经营依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考验:非节假日客流量锐减,基础设施维护响应迟缓……对此,原野也有自己的应对之道:一方面,她借助村内的集中宣传和自己的营销宣传,拓展小店线下的人流量;另一方面,在线上,她正尝试通过发展快递业务突破地理局限,让窑烤面包走向整个长三角城市圈。

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新镇村村委会,与村委的工作人员沈吉红进行交流。此次访谈揭示了星空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制度创新"的发展模式。沈吉红介绍,村经济合作社作为资产整合中枢,统一承租村民闲置房屋后转租商户,既规避个体契约风险又实现租金议价权集中;镇政府与区政府提供顶层规划支持并导入文化活动资源,如花神会、星空音乐会等特色IP;第三方文化公司承担专业招商运营,构建"政务新媒体+商业平台"的立体传播矩阵。

在创客扶持层面,沈吉红表示,村委会创新推出房租减免、证照代办等政策帮助,通过审核筛选机制平衡村民权益与商户质量。这种系统化的资源整合模式,展现了星空村在探索乡村创新创业发展路径上的创新实践,为最终破解“空房闲置与商业缺位”的双重困境提供了有益尝试。当然,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仍取决于流量转化效率与土地政策适配度是否能得到双重提升。

天马星空村的创新实践,为大都市近郊乡村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观察样本。在这里,政府引导、村集体统筹与市场运作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制度创新与模式突破,让沉睡的乡村资源焕发新生。虽然仍面临着客流波动、土地政策限制、消费基础薄弱等现实挑战,但"双重契约"机制与低成本创业试验等探索,已然为同类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这里有望走出一条兼顾经济活力与生活品质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

夜幕下的星空村,射电望远镜的金属穹顶折射着月光,面包窑的余温尚未散尽。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浪漫想象,而是多方力量在现实约束下的持续探索与创新。当这座"亚洲巨眼"持续接收宇宙信号时,天马星空村也在向城市传递着一个清晰的讯息——真正的变革,始于对既有约束条件的创造性突围。

撰稿人:张曼莹、陈奕廷、唐雨萌、赵可芯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