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孔繁森精神廉洁文化元素 融入新时代学生廉洁品质养成

发布时间:2024-12-18 09:5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孔繁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聊城市技师学院是孔繁森同志母校,是孔繁森精神发源地之一,他在这里求学、入伍,转业后在这里参加工作,校园里流传着他的故事,师生们汲取着他的精神滋养学院设立孔繁森精神研究中心,挖掘孔繁森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思想特质,不断研究探索孔繁森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孔繁森精神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汇聚起立德树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中,孔繁森精神体现出的廉洁文化,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孔繁森精神中的廉洁文化元素

孔繁森精神的廉洁元素主要体现在他的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上。他始终保有高风亮节、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人生态度,对党忠诚,严于律己,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

廉洁奉公。孔繁森始终坚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正廉洁意识,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随身带着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就缝缝补补,领子破了就翻过来再穿。一个地委书记,孔繁森几乎没有一件没穿破的衣服。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坚决反对腐败和不正之风,让家风筑牢廉洁“防火墙”。“拒用公车办事”、“不让上桌的红塔山香烟”、“生病住的六人间”、“吃地摊的地委书记”等小故事都是孔繁森廉洁奉公的生动写照。阿里的同志在整理他的遗物的时候,除了一个破旧的袖珍收音机以外,全身上下只有8块6毛钱,这是一个地委书记留给我们最后的东西。他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并不多,却留给了共产党员宝贵的精神财富。

勤政为民。对人民的态度,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好干部还是坏干部的最根本标准,也是决定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形象的最根本原因。孔繁森两次进藏,用双脚丈量了雪山的高度和温度,他相信,对百姓说一万句空话、大话,不如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一件实事、好事。所以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基层,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为西藏地区经济、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孔繁森说:“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凡是群众的困难,群众需要办的事,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解决好,干好。”这是孔繁森对人民的承诺,也是他自身的行动准则。孔繁森正是基于这种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伟大的爱心,才将人民作为最爱的对象,把自己的一生无限地奉献给人民。

艰苦奋斗。越是艰苦的地方对领导干部来说越是考验。在西藏工作期间,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工作,从对人的身体和意志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老西藏有句老话“你能在西藏生存下来,那就受人尊敬”。孔繁森不仅在西藏生活了下来,而且为阿里地区的发展问题,百姓生活问题日夜操劳、东奔西跑。为解决阿里地区的发展问题,为改善阿里地区人民的生活,这一切都会消解工作中的苦,身体上的累。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想起党组织对我的嘱托,亲朋好友对我的厚爱,我忘记了前进路上的艰辛和坎坷。我觉得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我早已把苦涩和危险置之度外。”解决无数个人民群众的诉求中、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奔波中磨炼了艰苦奋斗的品质。

勤俭节约。为了人民的利益,他正确对待权力,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向一切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作斗争。他生活非常节俭,连一块香皂也舍不得买。他知道国家还不富强,人民还不富裕,发给自己的工资是人民的血汗,来之不易,所以他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钱、衣、物尽可能地用来为人民群众减轻痛苦。到北京去出差,他也只是带着同志们到小摊点上吃饭。孔繁森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与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分不开的。

孔繁森精神廉洁文化元素

融入新时代学生廉洁教育的实践价值

孔繁森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在中国即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国家进入“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深入探讨孔繁森精神的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价值追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在当代青年学生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孔繁森同志是廉洁奉公的典范,他的事迹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孔繁森廉洁元素融入学生廉洁文化教育,不仅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民族精神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在红色教育中传承党的廉洁基因,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廉洁自律是青年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将孔繁森廉洁元素融入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有助于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坚定“不想腐”的信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从而落实立德树人、铸魂固本的根本要求,实现为国育人的战略要求。

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廉洁氛围的形成。廉洁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可以增强人们对廉洁行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青年学生走向社会,能够身体力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增强对腐败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对于在全社会形成监督合力具有重大意义。

孔繁森精神的廉洁文化元素

融入当代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

以孔繁森精神廉洁文化元素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具有可行性。

首先,孔繁森的廉洁事迹和精神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可以作为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他的廉洁品质和行为,如廉洁奉公、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等,都是非常宝贵的廉洁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榜样和借鉴。

其次,孔繁森的廉洁元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公正公平等原则,而这些原则正是孔繁森廉洁精神的核心。因此,将孔繁森的廉洁元素融入学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些原则,提高他们的廉洁意识和素养。

再次,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和精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例如,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和精神,增强对廉洁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最后,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也具有很高的可塑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他们可以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和未来的主力军。

以孔繁森精神廉洁文化元素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可以有多种路径。

融入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孔繁森精神和孔繁森同志的事迹,用孔繁森同志的廉洁言行触动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化对廉洁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接受廉洁文化的教育。

融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了解孔繁森的事迹,感悟孔繁森廉洁奉公、大公无私的思想境界;组建“孔繁森精神宣讲队”学生社团,面向学生、社区宣讲孔繁森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孔繁森的廉洁品格。

融入文化活动和社团建设。学校定期举办以孔繁森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戏剧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感受和传递廉洁文化。鼓励学生开展以宣扬孔繁森廉洁事迹的文艺活动,深入学习和践行廉洁文化,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修养。

融入网络新媒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宣传孔繁森廉洁文化,分享廉洁故事,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中也保持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在家庭中传承和弘扬孔繁森廉洁文化,通过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实践,营造家庭廉洁氛围,发挥家庭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从而营造整个社会的廉洁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廉洁教育合力。

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提升他们的廉洁意识,避免腐败年轻化,是时代之声、发展之需。因此,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孔繁森廉洁文化元素与当代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关联性,正确认识到孔繁森的廉洁文化元素对加强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意义,将孔繁森廉洁文化元素融入到学生课堂、融入到实践、融入到社团、融入到网络、融入到家庭等方方面面,提升学生廉洁意识。(作者:程清斌 )  作者单位:聊城市技师学院(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