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胜安;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朮学院)
导言:
新时代,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既担当起了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又具有极大的“普惠性”,肩负着为诸多普通家庭中的学子提供接受职业化教育的机会。高职教育的这一优势,不仅解除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还为学生本人未来在就业方面的发展,提前预制了规划。正是因为这一突出优势的存在,所以,高职教育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青睐。并且,在千军万马一起渡河的高考大环境下,高职教育还发挥出了为芸芸众生“兜底”的作用。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由高数量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必然会与日俱增,因此,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尤其是要培养大批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和促进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重任在肩,任重道远。所以,在新时代面对新的学情,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革新理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路径的创新,筑牢学生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第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教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培养成才。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公”,才是学校教学结构中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由于受教的对象已经脱离了基础教育阶段,已经不再是一群“娃娃兵”,因此,换位思考、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广大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述求,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审时度势,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主动实现从传统的文化知识的“讲授者”向新时代职业技能的“引领者”的转变。
第二,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乃“国之重器”。孔圣人所创办儒家学说打破了传统贵族垄断的教育体制,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出不论身份贵贱,一视同仁,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做人的优良品质。孔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那个时代是一种巨大的革命和创新,寒门子弟从此有了接受教育、摆脱文化奴隶的机会。在新时代,在高职教育工作中,我们仍然要秉承孔子的“敢为天下先”精神,与时偕行、主动适应新时代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模式,主动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创新启迪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兴趣,通过创新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通过创新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品质,通过创新让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护法神器”。
第三,把政治学习作为涵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身处新时代的高职院校,正赶上党的二十大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大好时机,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带领全体学生深刻学习、用心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刻学习、用心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深刻学习、用心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要义,要做到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做到深入细致学、带着思考学、结合实际学,要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入脑入心、走心走实,要让二十大报告精神、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涵养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不竭源泉。
第四,夯实“三全育人”基础保障。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三全育人”是党在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强调对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旨在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所秉承的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方法,已经完全契合了“三全育人”精神,接下来就是要为此建立基础保障。首先,要加强思想保障,充分认识“三全育人”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夯实“三全育人”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加强组织保障,学院党委党支部要垂范在线、以身作则,夯实“三全育人”的组织基础;第三,要加强制度保障,把“三全育人”作为学校对教师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的关键要素,夯实“三全育人”的制度基础;第四,要加强师德保障,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修为、不断坚定教师队伍的政治信仰,夯实“三全育人”的师德基础。
第五,推动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促进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就业教育、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强项和优势,思想教育是对就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引领和导航,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在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也是一致的,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化技能型人才教育深度融合,是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思想品德和职业技能的高度负责,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领域的一支“新秀”,在学生教育中就是要做到,既“授之以渔”,也“授之以鱼”。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助力学生在高职学习阶段实现健康成长和靶向成才的必要举措,也是为支持社会经济建设做出的人才贡献。高职院校学生,虽然就法律层面而言,已经成人(年满18岁),然而在实际上,这些学生正处在人生路上的“发育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渴望与好奇,因而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期,也越是应该加强对他们意识形态的引导,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抓手、以新时代新的教育形式为契机,师生携手、凝聚共识,立足特色、守正创新,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时效性、实效性,努力为支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就大批让国家和家长满意、放心的满含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职业新人。
作为一个热衷高职教育的工作者,面对多元化、多维度的教育环境,我可以满怀豪情地告诉大家,高职教育——“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