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校本研修卢峰镇各中小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主题论证集中展示活动
(通讯员:舒艳)校本研修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还能极大的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2024年11月8日,溆浦县卢峰镇督学责任区在卢峰镇中学开展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校本研修主题论证展示汇报活动。
卢峰辖区特邀湖南省特级教师、溆浦县国培、县培项目首席专家张林、溆浦县教育局督导室主任刘承前、溆浦县卢峰镇督学责任区舒清红主任、督学龚高鹏、唐金玉、米金华、溆浦县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教研员舒春华、溆浦县一中纪检书记、初中生物学科主持人黄维、卢峰镇中小学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督学责任区诊断与指导小组成员、参与现场论证汇报的学校相关负责人、教研组长、研修教师代表等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精心布置,热烈欢迎专家、领导和老师们的到来。
本次活动由溆浦县卢峰镇中学唐舒琴老师主持。
卢峰镇中学杨启中校长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莅临活动的专家、领导、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阐述了校本研修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分为教研组主题论证与教师主题论证两个部分,教研组长和教师分别从发现问题、追问问题、聚焦关键、学理论证、凝练主题、主题解构、研修目标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采用“教研组长展示+教师展示+诊断与指导”的形式,理论、实践、反思、结合相结合,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屈原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罗意老师,依托“七星”评价体系,引领学生阳光成长为主题。从依托“七星文明章”培养学生品德自省能力、依托“七星勤学章”培养学生学习自主的能力、依托“七星自主章”培养学生管理自立的能力。分析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全面且系统的阐述了他们的研究思路。
屈原学校语文教师石小丽老师,以“激发兴趣,点亮课堂”为主题。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引,依托“快乐读书吧”建构三种课型的设计与实施。
翟园园主任对屈原学校的主题论证提出以下看法:主题校本选题立足实际、切口小,直接指向怎么做,具有实际操作性。老师们设立的目标和成果清晰可衡量。分别从教师成长、学生成果、学生成长和成果等方面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评估和检验。最后根据县指导方案中smart原则,建议给目标设置一个明确的截止期限,让目标更加完善。
学科工作室翟向阳老师对屈原学校的主题论证提出以下看法:老师们的逻辑性非常的强,有理有据。从6个科学方案展开,多层面推进。对学生语言构建能力有具体培养。建议细化阅读时间点。
卢峰镇中学语文学科教研组长申蓉,以“核心素养下,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初探”为主题,从多层面面进行剖析,以“如何提升教师的整本阅读指导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其深度阅读习惯”为引,通过对核心素养下不同年级初中生整本书阅读的模型构建去解构主题。
卢峰镇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李璐南,以“校本教研为基,促英语书写规范”为主题,从多方面对问题描述进行追问。利用学理论证和自身经验,对提升中学生英语书写能力提出策略。从6个方面对课题进行研究。
魏成刚副校长认为老师们的研修环节齐全,思路清晰,能够准确的聚焦问题,分工明确。加强核心素养理论阅读心理学。结合材料和学生实际,发展问题,提出长期发展目标。
学科工作室代表舒利明老师对老师们的“三个把握”提出肯定。一、把握了这两个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及应用到我们的实际。二、把握了项目的设计、分析原因的产生以及构建。三、把握了项目的可塑成果、时间成果和科研成果等。“三个融合”:一、对传统的校本研修和主题的校本研修进行融合。二、将校本研修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三、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校本研修有机融合。更好的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溆浦县芙蓉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胡若兰,以关于《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与实施的研修》为主题,从多个层面,聚焦两个问题。结合问题梳理单的整理,确定了小学语文研修主题并将主题解构成6个子主题。
溆浦县芙蓉学校赵玉芬老师,以《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施》为主题。聚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怎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这两个关键问题。从多方面进行剖析、预设。
谢秀燕副校长对芙蓉学校的老师们,明确指出了小学研修组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问题描述清晰,但缺乏案例支撑。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更全面的描述问题情境。明确最小内容单元,形成有层级、梯度,有关联的主题链,计划研修目标的具体措施。
县教育局教研员舒春华老师认为芙蓉学校老师们的整个思路都是完整的,清晰的。要明确教育教学之中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主题应该抓取小单元,呈现的现象是现实的。老师应该多元化课程活动的机制,根据原因,逐一提出教学问题。
夏文娟老师以“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究”为主题,从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着手。聚焦真问题,才能做精准研修。依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综合化实施。
警予学校戴水轩老师,以对《中国民间故事》表现性评价量表设计的研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评价方式,对获得信息、感知理解、评价鉴赏、表达迁移、行为态度等5个维度进行评价,提升学生对整本书持续性阅读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思维。
陈雪薇老师认为老师们学理依据十分充实,从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理论等六个层面充分论述了阅读活动中表现性评价量表研究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应该加强前面提出的问题与后面主题关键性,整理最关键问题。
卢峰镇第一完全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邓锦科老师以“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为主题,从多层面梳理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对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溆浦县第一完全小学舒吉玲老师,以“聚焦整本书,唤醒阅读力”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低年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关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激发个体阅读的内驱力,让学生主动阅读、持续阅读,真正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
马菲菲老师认为,老师们从现象、问题开始切入,线上线下的研讨相结合,符合学校的实情。结构完整,逻辑自洽,从做中学。但需要思考什么是学理论证,都有研究支持和理论支持。进一步契合研修主题。老师们需精修研修主题,主题应与问题、目标相结合,用a.b.c.d法和smart原则自测,多层面表达,对今天主题实施更有针对性。
雅堂芙蓉学校韩意老师,以“探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景”为主题。从学生层面,通过学生的投入状态的观察量表,发现两极分化严重,学生们缺乏自信心。在教师层面,进行访谈和成立听课小组。利用“5why”法,采用多元化教学。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对假问题、个性问题等进行剖析。从听说课课例设计范式、阅读课课例设计范式、语法课课例设计范式、 写作课课例设计范式去打造三雅课堂。
雅堂芙蓉学校向凌浩老师,以“八年级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为主题,以无法吸引学生兴趣为引,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去发现问题。明确有效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本校的学情,去建设学生文雅、教师儒雅、学校清雅的三雅课堂。
舒艳副校长认为老师们诊断问题实际到位,确定主题六个明向,展示汇报清晰流畅。韩老师发现的问题来源于课堂,从多角度的观察、分析,有大量的数据支撑。列出了假问题、个性问题并筛选出去,从而聚焦真问题。做到了真问题,真研究,解决真问题。借助充分的理论依据结合学校的大主题打造三雅课堂,实现了学校发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但舒校建议其应规划解决问题的程度,创设各层次子目标。向老师的主题选定符合学校的实际,契合学校教研组当前研究方向。主题论证过程清晰,为研究主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依据。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进行问题分析,但是缺乏问题背后原因的多角度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