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上的语文课,像一首首动听的音符,把我们带进了奇妙知识的世界里遨游。”湖南省双峰县第四中学(简称双峰四中)260班高一新生王浩宇同学,道出了对王老师上语文课的喜爱之情。
“王老师在这期任教259、260两个高中新生班的课文课,每天教三节语文。”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张练红介绍:“王老师的语文教案功底做得扎实,没有一点花架子,语言精练,文字丰富,讲解生动,通俗易懂,莫怪学生喜欢听她的语文课了。看来她担任全校语文组组长和教研室主任果真是名不虚传,没有让我们失望。”
王老师名叫王娟丽,48岁,走马街镇人,1998年娄底师专毕业,同年进入走马街镇柘塘中学工作,后自考湖南师大,获本科文凭。2006年调入双峰四中,因成绩突出,2011年担任该校语文组组长,2022年担任教研室主任。
她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像一位慈眉善目的妈妈,把她的母爱情怀,如涓涓细流润泽着学生的心灵,浇灌学生健康成长之花。
2022年下期的一次月考中,王老师发现一位龙某女生学习成绩下降。通过观察,认为学生思想状况出了问题,下课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面对面谈心:“最近发生了什么事,跟老师说说。”温柔平和的语言,拉近了距离,学生说出了困扰她的原因,父亲与班主任沟通时引起了双方不愉快,班主任找她谈话,感到压力山大,导致上课思想不集中,成绩就下降了。经过王老师耐心细致做工作,解开了她的心结,安安心心学习,最终期末考试排名又回到班级前列。
“与学生交流,用平等心态对待,就能获得学生信任,有什么困难和心结,就会向老师倾诉,寻求帮助。”王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3年,学校评定助学金时,王老师看到一个学生在办公室外徘徊不定。他穿着很朴素,不太爱说话,估计是家里条件不好,想评助学金,又不好意思开口。当下一了解,原来是学生父母亲身体不好,干不得体力活,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难。于是,向学校校务会反映,争取评上了助学金,缓解了家庭压力,感动得家长提着母鸡上门道谢,被她婉言谢绝了。
2018年,一位名叫王磊的同学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王老师没有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而是以母爱的情怀,与他制定了一份“成长计划单”,鼓励他好好学习,勉励他天天向上,用爱融化心中的坚冰,燃起了他对知识的渴望。此后,再也没沉迷游戏网络了,成绩慢慢上升了,当年高考步入了武警学院的殿堂。今年中秋节,他发给王老师的感言微信是这么说的:没有您王老师的教诲与鼓励,可能我回到了农村,像父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如今在武警学院无忧无虑地学习,毕业后将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圆上我的从军梦,永远感谢您。
228班有个罗某同学,是个幼年父母离异,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的苦孩子,性格内向,不善言语,成绩也一般般,生活过得艰苦。王老师把她视为己出,带回家,生活上吃“营养餐”,学习上“充电补脑”,还自费为她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让她在爱的滋润下健康成长。2021年高考,她以出人意料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工程学院。
256班班主任,教255、256班语文的李丹老师,一说起王娟丽,就夸她是一位好师傅,带出她这个好徒弟。2023年,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中,李丹被学校定为王娟丽的结对对象。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李丹大有长进,通过传、帮、带,师傅把她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她,使她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了。
27年的乡村坚守,27年的教育耕耘,王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跟班教学的153班、156班、180班、189班、198班等15个高中毕业班,高考成绩斐然,像王诚等同学,更是以63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为学校争了光。王老师实至名归,先后获得全县优秀教师,全市骨干教师等殊荣。
“王娟丽老师,工作兢兢业业,教学勤勤恳恳,是全校学科的带头人,为全体教师树立了好榜样。”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谭乾坤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教育改革,打造满意学校的今天,学校需要更多像王娟丽这样的好老师,相信能涌现更多像王娟丽这样的优秀老师。
王玖华 陈永胜 谭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