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路程
每一次呼吸
都似乎与这片土地的脉搏同频共振
让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去领悟
用实际行动诠释移通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重庆移通学院“情系木瓯,心向苗乡”美丽中国实践团于2024年7月2日赴彭水县木瓯水鞍子镇木瓯水苗寨,开展实地调研、文化宣传、居民采访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用于实践,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走乡访情探非遗 文旅赋能焕新生
经过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们了解了木瓯水独特的苗寨文化,特别是打糍粑、编草凳、苗寨歌舞等非遗文化元素,更是为当地赋予了独特的人文魅力。
调研的目的,不仅在于探索这座传统村落的历史,更在如何将这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将文旅产业相结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实践团成员通过调研,不仅深入了解到当地苗寨传统文化遗产,更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与文旅融合产业的融合路径。将课堂中的知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巧妙地将苗寨的的自然景观、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元素融合在一起。通过以青年的角度讲述苗寨故事,打造出独属于木瓯水的文旅视频和专属文旅名片,让这座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共“话”地图 笔触木瓯水苗寨
木瓯水有着独特的旅游路线,以山中寨子为中心,四周环绕景点打卡处,形成“环状”路线,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一步一景,充分领略到木瓯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
为了设计和规划出这样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实践团的成员们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走遍了寨子中的每一个角落,将每一个景点都详细地绘制在了笔记本上。
在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实践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策划,最终设计出了一本专属于木瓯水的宣传册。这本手册不仅包含了寨子中的所有景点,还详细介绍了每个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游览攻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木瓯水乡的独特魅力。
且将旧貌换新颜 民居改造促发展
2019年政府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市级示范项目,对全寨35栋传统苗家建筑屋顶进行改造,基础设施建筑的完善刷新了寨子的“颜值”,民房变民宿,户主变业主。这也就促就了木瓯水的自然再造与共生——翻山寨子民宿。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中,实践团成员们对民宿老板娘任艳琼进行了专访,在专访中,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了解了任艳琼在民宿设计上的独到理念,她巧妙地将苗族传统工艺和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从而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民宿空间,充分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现代设计的前瞻性。
结合这些资料,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以民宿背后的故事为重点结合当地人文风貌展开了宣传。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外,实践团成员们还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发布民宿的图片和视频,致力宣传苗寨中的民宿,展现不一样的民宿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让民宿走出去。
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学习成长”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为木瓯水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重庆移通学院“情系木瓯,心向苗乡”美丽中国实践团供稿
(撰稿:唐可馨 杨敬婷 拍摄:杨敬婷 唐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