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信息学院书院学生三下乡:“织梦”乡途--晋中和顺许村

发布时间:2024-07-14 21:4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讯员:沈冰 李素芳 董佳慧

近日,晋中信息学院15名书院学子相汇而聚——“织梦乡途”青春使者团,带着对乡村的无限憧憬和对文化的深深敬畏,跨越百里的路程,感受晋中市和顺县许村的历史文脉。在七天六夜的“三下乡”之旅中,融汇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古色探秘 穿越历史与人文交响

书院学子云游古迹,做文化的探索者,做艺术的推广者。志愿者亲身体验烫画、小花戏、泥塑、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旺盛生命力。为了致敬那段光辉岁月,两个村挖井吃水的故事。晋中信息学院“织梦乡途”青春使者团精彩翻拍经典电影《老井》。通过前期对当地村民的走访调研,使者团挖掘大量资料资源,用心演绎每一个角色,力求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的精神面貌。

绿色守望 自然生态相约生命赞歌

  走进乡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对环境保护的深切责任感与使命感。手持垃圾袋与手套,化身成为大自然的美容师,细心地拾捡着沿途的废弃物,恢复山林的纯净与宁静。在专业人士的引领下,志愿者了解到当地核桃树、山楂树等当地独特树种的生长奥秘与生长习性,从土壤适应性到季节性的开花结果,每一细节都透露出生态的智慧与生命的坚韧。走访许村多肉养殖基地,随专业人士了解多肉植物的养护技巧。

基层帮扶 乡村社区谱写文脉活力

画笔在光影间跳跃,墙体彩绘成为许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织梦乡途”青春使者团成员右手拿起画笔,左手举起调色盘,将艺术乡建与许村美景相融,将生动鲜活的墙绘作品逐渐展现出来,作为许村独有的文化符号,这些墙壁也在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

厨房里,炉火正旺,刀工精湛的青春使者团“大厨”们分工合作、默契配合,为老人们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晚宴上,老人们讲述着往昔的故事,青春使者团则分享着外界的见闻与梦想。两代人的文脉交汇,让使者团深刻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与人生的价值意义,与那份跨越年龄界限的友谊与理解。

回溯重生 文化艺术共绘许村蓝图

  回溯、蔓延、可待。作为各大高校的写生基地,和顺许村曾举办过多期国际文化艺术节,汇聚国际国内慕名而来的各大优秀画家,在感受许村独特魅力重领略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机。“织梦乡途”青春使者团们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享受着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与晋中信息学院书院文化相汇,农村之行“围炉夜话”篇特邀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贺家坪村村主任王鹏浅谈对农村乡村振兴的目前看法与未来期望。王鹏主任坦言,当前农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流失,村庄发展缺乏年轻力量的支撑。为此,农村需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积极打造文旅产业,以写生为主要手段,吸引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光创作,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将为村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晋中信息学院“织梦乡途”青春使者团将继续秉承自己的使命,怀揣对文化的敬畏、对自然的珍惜、对历史的铭记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乡村振兴建设铸就一抹靓丽的底色。

 

图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