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孔孟之乡,承传统文化”服务队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2-08-22 13:3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通讯员:曹宗源 刘思瑜 刘瑞敏)2022年7月14日、15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为切身体会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充分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访孔孟之乡,承传统文化”服务队在济宁市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本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前往“三孟”景区、尼山圣境、当地博物馆、文化展馆进行研学探讨,深入乡村为孩子们讲解传统文化知识。

7月14日,队员们首先走进孟庙孟府,千年庭院,观古碑翠柏,传统文化氛围油然而生。夏日晴朗,队员们漫步孟庙,却觉得十分阴凉,孟庙有很多古树,大部分都是松树,据导游介绍,这些古树很多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已经被评选为国家一级古树。孟子十分重气节,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庙一共有五进院落,分为亚圣殿、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等殿宇64间。队员们依次进行参观,认真倾听导游讲解其中的历史故事,例如一些石碑小故事,著名的有“孟母三迁”、“秦峄山刻石”、“西汉莱子侯刻石”、唐欧阳洵《苏玉华墓志铭》。中轴线上的亚圣殿为主殿,队员们漫步其间,苍松翠柏,古建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体验着儒家文化和儒学思想的魅力。

随后队员们到达了邹城博物馆,目前,由于疫情的原因,博物馆只对外开放一层,东侧为史前文明展厅,西侧为邾国故城遗址展厅等,在博物馆的大厅东侧,根据郭庄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甬钟为原型,并设计制作了一组35件套编钟,定名为邹鲁和钟,再现了邹鲁文化的辉煌,也反映了春秋时期我国音乐艺术,以及铸造诸领域所达到的先进水平。旁边入口进入,则是史前文明展厅,是指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人类历史,距今约6170-4640年之间的野店遗址,最具有代表性,主要展示的是出土于野店遗址的文物。接着参观了邾国故城展厅,主要展示着邾国故城出土,从东周至汉代的文物,包括铜器、陶器、铁器、玺印、陶文等。队员们全神贯注的听着导游讲解,在赞叹古人精妙技艺的同时,纷纷拿出纸笔认真记录下来,为第二天为小朋友们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做好了准备。

图为队员参观邹城博物馆展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宗源 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傍晚,队员们又赴曲阜市尼山圣境景区进行参观研学,亲身感受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景区的核心区坐落着72米高的孔子像,大学堂依山而建,包含七十二贤廊,礼厅、义厅、仁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仪式文化空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儒家思想,队员们在此处学习孔子之道,学习大学之道,切身体会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朝谒圣地、寻根国学,身处孔子修书讲学之地,感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以实践筑理论之基,以宣讲送文化入乡。7月15日,“访孔孟之乡,承传统文化”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到达邹城市中心店镇前南宫村。为了让孩子们更近距离的接触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团队的志愿者们以讲小故事、亲身体验的方式给学生们进行了传统文化知识的宣讲。本次宣讲以济宁市的传统文化为主,队员们依次向孩子们讲解了邹城历史、梁祝传说、曲阜楷木雕刻、麒麟传说和鲁锦织造技艺,充分展现风情风物、遗产魅力、民风民俗。宣讲过程中,队员们和孩子们积极互动,为孩子们准备精美礼物,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宣讲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图为队员发放礼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宗源 提供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将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是当代大学生的光荣使命。“访孔孟之乡,承传统文化”服务队队长曹宗源讲道“我们将继续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图为队员与孩子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曹宗源 提供)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