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是肯定要管的?

发布时间:2022-03-16 12:26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一是管和控制的区别,二是管的最佳时机。

1.管和控制的区别

为什么孩子是肯定要管的?

从孩子出生开始,负责任的父母都会照顾他,陪伴他。管他吃喝拉撒,管他生活习惯。

该立的规矩也不会落下。

比如孩子要摸烫的东西:父母会马上告诉孩子不能摸,还有些家长给孩子生动的表演出来被烫到的感觉,甚至再来个绘本更详细讲解。

如果孩子还是非要摸,那就给他一杯偏热的水,让他轻轻摸一下杯壁。自己稍微烫一下,知道什么感受了,下次就知道不能摸了。

再比如孩子白天不好好吃饭:父母就会告诉孩子为啥要吃饭,并且跟孩子约定好,到饭点儿准时吃,不吃就只能等下一顿再吃了。

另外还会适当减少零食,给孩子肚子留地方吃正餐。

……

以上,都是对孩子的管。

那,管和控制什么区别?

还是上面两个例子:

孩子要摸烫的东西,马上告诉孩子不行。孩子不听话,那就打骂加说教。再不听话,就加点道德绑架:妈妈的话你都不听,白养你了!

孩子不好好吃饭,那就追着喂。吃饱了?那可不行,吃这么点儿怎么长个啊!再多吃点儿,一口,就一口!来,张嘴!

……

这种方式就不叫管孩子,叫控制。

2.管孩子最佳时机

管早不管晚。

越小管,越事半功倍。

管的早,孩子更容易听得进你的话。

管的晚,孩子更容易无视你说的话。

青春期是个节点。

青春期之前,你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青春期之后。

这时候你给孩子立规矩,更容易内化到孩子心里形成观念,也更容易养成长期行为习惯。

而青春期之前跟孩子亲密关系越坚固的父母,即便在孩子青春期之后,也依然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

学习越好的孩子,父母越不管孩子?

他们只是管的早,又管的巧。

三岁以前,他们管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搭积木的时候,他们不会一会儿问一句渴不渴,饿不饿,衣服穿的厚不厚,来打断孩子。

他们会陪伴孩子看绘本,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同时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爱上读书。

六岁之前,他们引导孩子学习的意识,帮助孩子发现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价值感。

十二岁之前,他们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每天做完作业再去玩,合理安排好时间,学到也玩到,晚上到点儿就睡觉。

等孩子中学的时候,这些父母必然轻松很多。

这样成长的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价值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合理规划时间学到也玩到的张弛有度……

家长在他们长大后,只需要做那个路边鼓掌的人,给孩子爱的鼓励就好。

外人看起来,家长似乎既不逼孩子学习,又不密切关注孩子成绩,怎么这孩子还这么省心,学的那么好?

也就萌生出所谓“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的想法。

任何教育问题,都有很长的一段前置时间,包括学习问题。

孩子12岁学习遇到困难,那要看下孩子6、7岁那会儿,是怎样的学习习惯。

父母管孩子也一样,管教前置,事半功倍。

同时注意时效性和合理性,在恰当的时候,给他恰当的引导。

别揠苗助长,也别滞后返工。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天才,而是引导孩子按照他的步伐成长,然后给他自由,发展出孩子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也往往,越是持这种坦然而顺其自然态度的父母,越能收获一枚小学霸,或者某个领域的小高手。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