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1-21 19:5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研学旅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研学旅行的具体内容是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

参加研学旅行的学校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立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

研学旅行可以有效进行以下7个方面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坚定中小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树立中小学生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使广大中小学生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研学旅行让中小学生走进祖国名山大川,走进革命圣地,走进改革开放展览现场,引导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组织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科研院所,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市情、乡情,体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伟大进步,引导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育中小学生的国情意识。激发中小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中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引导中小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力宣传、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是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应该意识到教育人也是教育工作的一种内在要求,其丰富了人的发展价值的内涵。研学旅行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性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研学旅行组织中小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现场”,走进历史“现场”,能够引导中小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出其对民族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践行之志。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是近年来顺应人类文明趋势和国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基础环节,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其教育对象是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研学旅行加强节约资源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士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资源储备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和践行是体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中小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等心理品质。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应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研学旅行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应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把研学旅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社会责任感是人的基本品质之一,是人自觉把有关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做好。人在生活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体现为一种自觉性,而这也是生存于社会的必要条件。

 研学旅行正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主体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活动中才能培育,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研学旅行有助于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