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因地制宜推进网络联校建设 “互联网+教育”之花在乡村绽放

发布时间:2021-03-06 17:2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叮当
字号:
手机查看

永州:因地制宜推进网络联校建设

“互联网+教育”之花在乡村绽放

(通讯员:盘月娥、蒋琳)   近年来,永州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实验县、示范校为领头雁,探索农村中小学网络联校建设,坚持“因地制宜、自主特色、节约利旧、易用实用”的原则,全市区域内互联互通网络联校群初见雏形,并涌现出了新田县“互联网+联校+教研”联盟体系、江华县白芒营中心小学“1+5”网络联校、宁远县印山小学“1+1”联校、零陵区中山路小学“红色教育”专递课堂等典型,有力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坚持因地制宜,构建互动平台

    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和经济状况,永州市经过充分调研,鼓励各地在能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技术方案,推动任务尽快落实。各地纷纷进行建设,江永、道县等地通过整体推进,高标准建设“智慧教育”,实现互联互通。新田县坚持“自主编程开发为主、购买技术服务为辅",基于阿里云、腾讯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内领先技术,自主编写程序代码,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云平台。该平台涵盖0A办公、教务管理、教育督导、教师培训、网络联校、网络教研等功能,将信息技术创新融合应用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打造“互联网+教育”提供了平台支撑。目前,永州市已自主开发全市网络联校互动工具PC端和APP端,可供全市中小学校免费使用,仅需少量设备即可开展网络联校互动课堂。

    二、发挥资源效益,促进发展均衡

永州市将网络联校和网络教研联盟有机融合,通过创新“1+N”和“N+N”应用模式,形成“网络联校+网络教研”联盟体系。新田县网络联校建设已覆盖县内所有学校(含农村教学点),共建设“1+N”网络联校主校14所、分校30所,建设“N+N”网络联校主校10 所、分校35所,该县网络联校中的任何一所学校(N)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为主校,向其他N所学校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网络教研以学校为单位组建5个县级网络教研联盟,每个教研联盟由1所优质学校为联盟组长学校,通过强校带弱校的形式进行帮扶;以学科为单位构建N个网络教研联盟学科组,建立学科组主讲人轮职机制,定期由不同的轮职主讲人(N)牵头开展本学科组内的网络教研活动,组织其他N个同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祁阳县正在推进“网络大教研、网络大课堂、网络大联校”建设,计划将全县分为六片,与对师生评价联系起来,通过名师上指导课、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宁远县印山小学与对接分校统一课程安排,在一至六年级的部分课程中开设“同步课堂”,实现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合作共进”。宁远县实验小学“1+3”城乡网络联校共同体开设了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学科的“常规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网络教研”、“名师讲座”、“同步课堂”,通过常规课堂常坚持、名师课堂节节精、专递课堂期期亮、网络教研课课实、“双线互动”创特色等措施,充分发挥了网络联校共同体的巨大效能,架起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桥梁。

三、发挥资源效应,提高育人效果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小学德育载体,丰富中小学德育资源,利用“网络联校”共上思政课堂。各校组织教师运用网络联校开展跨时空“面对面”视音频交互的在线备课、同课异构等红色文化教研活动。建立教学资源团队,由网络主校授课教师、把关教师和网络分校跟班教师、结对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完善教师互通、互助、互派机制。打造“红色示范讲堂”,通过教授讲座、优质观摩课、专家点评研讨、拓展训练等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精心打造每一堂优质课,建立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专兼职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结对帮扶和教师互派长效运行机制,使教师队伍共建共享成为常态。零陵区中山路小学与水口山宝安小学、梳子铺乡中心小学“1+2”网络联校突出红色教育,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德育经典案例。

 

    四、持续稳步推进,成效日益凸显

       永州市网络联校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日益凸显。

       一是促进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均衡。为实现网络联校,永州市有效地利用和整合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投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开展了联网攻坚行动和多媒体设备全覆盖攻坚行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农村教学点)基本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并实现200M以上宽带网络接入。

       二是促进了城乡学校优质教育均衡。全市网络联校群正在逐步覆盖所有中小学校、所有的教师和学科,每所学校和教师既可以享受其它学校和教师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也可以将自己的优质资源与其他学校和教师进行分享,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优质资源”。

        三是促进了城乡学校学科教师结构“均衡”。学科教师不合理,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学校音体美等教师严重配备不足,开课不齐、开课不足问题十分普遍。“网络联校”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促进了城乡学校教学管理均衡。通过网络直播课堂和网络教研等活动的实施,“倒逼”各学校之间特别是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教学点之间在教学管理和教研培训等方面实现同步管理,使“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真正落到实处。

 

图说天下

生活态度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大学考研
留学出国